電影中最容易被忽略,卻是絕對重要的聲音藝術 – 擬音

聲音是一部電影中相當重要的元素,如果影片少了聲音,相信也會少了許多樂趣的,然而電影的聲音除了配樂外,是不是還有一些同樣很重要,卻時常被我們忽略的聲音呢?

《擬音》劇照,取自預告片

《擬音》劇照,取自預告片

Foley 便是一項電影中相當重要的聲音技術,在過往並沒有相對應的中文,它指的是電影在後製過程中,隨著電影的畫面、劇情,同步製造音效的工作,而在《擬音》這部紀錄片中,則將 Foley 稱為「擬音」。

擬音這項技術,幾乎在有聲電影剛起步的時代,就已經有了,早期有聲電影的拍攝是無法在拍攝的同時同步錄音,聲音往往是拍攝結束後才在室內錄音室完成的,然而電影除了對白外,還有許多的背景聲音需要還原,這時擬音師(Foley artist)便會透過各種工具及素材來還原這些聲音,而這就是「擬音」。

《擬音》劇照,取自預告片

《擬音》劇照,取自預告片

而在《擬音》紀錄片中,導演王婉柔採訪了台灣的擬音師國寶胡定一師傅,胡師傅參與過的電視電影超過上百部,從他 1975 年進入中影公司以來,一路從助理做到專業的音效師,他也歷經了中影沒落、易主、解散,直到 2015 年被正式資遣。

《擬音》 透過記錄了胡師傅的擬音生涯,從他身上往上追尋,找到了兩岸三地許多曾為電影音效工作過的老前輩們,包括了香港資深電影聲音大師曾景祥、北京音效聲音指導富康等, 帶領著觀眾了解電影幕後那些不為人知的英雄 。

《擬音》劇照,取自預告片

《擬音》劇照,取自預告片

此外,《擬音》 更在記錄胡師傅的同時,帶著觀眾了解了中影的興衰及歷史,曾經遊人如織的中影文化城,隨著台灣電影產業的沒落,如今只剩下許多如廢墟般的場景,而當中影錄音室的燈號熄滅,更象徵著胡師傅這樣的電影從業人員,在缺乏完整產業規劃下,也只能黯然退場。

現在的胡師傅雖然已從中影資遣,然而他現在依然活耀於台灣電影圈當中,以獨立音效工作者的身分為電影音效創作努力著,就像 54 屆金馬獎頒發年度傑出電影工作者給他時的影片中所說的一樣:「走過了 42 年,走過了近千部電影,從沒停下來過。」

coffee

請我喝杯咖啡,讓我有持續創作的動力吧!

《擬音》海報

擬音

A Foley Artist

導演

王婉柔

編劇

-

主演

胡定一王婉柔

年份

2016

評分

7.2

-

7.3